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应急管理 > 应急常识

专家提醒:勿轻易采食野生蘑菇

日期:2016年 08月 17日    信息来源: 省应急办

字号:

  近期,由于气温高、雨水多,野生蘑菇生长旺盛,容易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一只小小的蘑菇,为何会如此剧毒?市民该如何鉴别蘑菇是否有毒?一旦误食毒蘑菇后又该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韶关市食药监部门以及医院,一探究竟。

  毒蘑菇毒性有区别

  蘑菇味道鲜美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为广大公众所喜爱,但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据资料记载,毒蘑菇多生长在树林里及杂草丛中或公园的树下草丛中,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从韶关市食药监局了解到,因误食毒蘑菇中毒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为主,5月—8月份尤甚。因为这段时间气温高,雨水又多,加上韶关地区树丛较多,特别是有腐叶、湿度高的地方,有机营养比较丰富,非常适合蘑菇生长,而这些蘑菇中就不乏一些毒蘑菇,中毒主要由家庭误食误用导致。

  韶关市铁路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杨基告诉记者,“毒蘑菇食用者一般中毒反应是先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个别会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严重的是损害人体的肝、肾、心脏和神经系统,其中对肝脏的损害最大,可导致中毒性肝炎。”

  蘑菇是否有毒难辨别

  不同毒蘑菇毒性虽然有大有小,但普遍不弱,一旦食用过多,如果救治不及时甚至会致人死亡。如今正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时节,市民如果要食用野生蘑菇,目前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辨别其是否有毒呢?

  “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有许多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比如色泽艳丽、切开能流出汁液才是毒蘑菇等说法,这些虽然有一定依据,但都是一些经验之谈,并不完全靠谱,若非专业蘑菇种养和鉴定专家是很难分辨其毒性的。”刘杨基告诉记者,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韶关市食药监局也提醒,有食用野生蘑菇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餐饮服务单位、各类食堂等对可食用的蘑菇应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食品及食品原料。”韶关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尤其是农村自办宴席等应该要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

  一旦中毒应及时就医

  “毒蘑菇中毒的深浅一般与进食量有关,吃得越多,中毒就有可能越深。”刘杨基建议,市民一旦误食毒蘑菇发生中毒迹象,就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就医,让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治疗。

  刘杨基告诉记者,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出现中毒症状后,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家属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尽量多地帮助中毒者排除毒素;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则不可盲目救助,只能等待医护人员到来。

  “治疗毒蘑菇中毒,现在医院的一般做法首先是马上洗胃,如果特别严重,还要‘洗血’(血液净化治疗),原理和血透相似,但是更为复杂、精细,为的就是把血液中蘑菇的毒素去除掉。”刘杨基说,在到医院就医时,家里人最好把毒蘑菇的样本带来,方便医生取样检测其中的毒性。

  与此同时,刘杨基还提醒,对于大多数毒蘑菇中毒的病人现在仍然缺乏特效的解毒剂,所有的治疗都是针对清除残留毒素,对于已经造成的机体损害则只能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某些剧毒的蘑菇品种,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韶关市食药监局表示,消费者在餐饮单位用餐后要索取发票等消费凭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依据。事故发生单位和救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发现食物中毒病人,也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摘自:省应急办网站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