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光明区坚持党建引领,把生产一线当作战疫前线,将党员下沉到服务复工复产第一线,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其中,从区直机关抽调201名党员干部,成立了6个临时党支部和21个临时党小组,为企业复工复产开展“保姆式”下沉服务。区发改局青年党员李炎申就是“201”团队的优秀一员。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参与下沉企业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充分彰显了一名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作为。
冲锋在前
助力企业扎紧防疫“篱笆”
今年春节,李炎申和爱人原计划回家乡举办婚礼,不料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李炎申积极响应不请客、不聚会的号召,并与爱人商量决定推迟婚礼,于1月29日返回岗位,主动请缨,参与下沉企业疫情防控督导工作。“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主动肩负起责任,和同事们一起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李炎申说道。
在这期间,李炎申先后50多天深入企业检查督导,累计走访企业500余次。他与同事们一起逐家走访辖区企业,督促企业履行好疫情防控及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检查企业防控物资准备、“五个到位”落实情况等,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和加强管理要求。同时积极向企业宣讲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知识,提醒工作人员戴口罩、勤洗手,进一步提高企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认识,将防护措施落到实处。“疫情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必须严谨细致,多加留心,切实帮助企业扎紧‘篱笆’,确保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李炎申说。
检查督导工作中,李炎申与同事们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外,还需要处理不少突发事件。3月初,李炎申例行走访企业时,接到辖区某企业负责人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有一名员工出现发热情况,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没人敢接近发热员工。”收到信息,李炎申赶往该企业,一方面着手了解基本情况,查询发热员工14天轨迹、排查近期密切接触人员情况,并做好现场人员的情绪安抚工作。另一方面,他迅速向临时党支部汇报现场情况,寻求指导和协助,并联系医院收诊发热病人,妥善处置现场。后经检查确认该名员工只是患普通感冒,李炎申这才松了口气。“当时确实有些害怕,但我来不及想那么多,只有往前冲。”李炎申回忆道。
发挥优势
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众多企业也纷纷加足马力,复工复产工作全面提速。如何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效衔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成为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难题。李炎申和同事们深入企业走访,积极当好企业“贴心人”,切实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复工初期,大批外来人员返深,企业防疫压力大。李炎申走访发现,辖区部分企业存在“人手不足、防疫物资不足、应对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李炎申和同事们积极对接,主动服务,为各企业联系防疫物资供应渠道,购买防疫用品,极大缓解了各企业复工初期额温枪、口罩等防疫物资不足的燃眉之急。
期间,光明区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暖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李炎申与同事一起深入企业宣传解读国家、省、市、区在疫情期间出台的惠企政策,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让企业真正享受政策红利。李炎申充分发挥发改部门工作优势,严格按照“一手抓防疫工作不放手、一手抓经济工作不动摇”的工作要求,充分了解企业疫情期间经营形势变化,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统计服务,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实现应统尽统。
“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进一步锤炼了我的党性。我将一如既往地响应组织号召,迎难而上,主动报名参加到急难险重工作中去,与全区的广大青年党员一起,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力量。”李炎申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