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Baidu
map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工作计划及总结

深圳市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关于2021年度工作情况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

日期:2022年 06月 10日    信息来源: 光明区应急管理局

字号:

  根据《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第十四条每年各党组织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全面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现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党委2021工作情况2022年度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2021年,局党委严格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抓思想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抓亮点求突破,推动党建引领应急管理事业取得新成效,2021年实现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伤亡事故、火灾死亡事故事故“三个零发生”,荣获“2018-2020年度广东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一)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方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四个坚决”

  一是坚决毫不动摇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局党委会、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议的第一议题,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学习情况台账,确保“第一议题”制度执行到位,全年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52次。二是坚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打造党史读书室,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实践活动15项,强化对全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三是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5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挺身而出,参与志愿服务、一线检查、物资保障、自愿捐款、本地疫情应对处置等工作,推动党员在深圳湾口岸等抗疫一线持续亮身份作表率;全局坚守常态防控“一盘棋”,累计组织转运入境人员35000余人,实现本地疫情交叉感染事件和转运交通伤亡事故两个零发生。全年从疫情防控一线吸收了7名入党积极分子,表彰了45名“抗疫先锋”,创建了23个“党员先锋岗”。四是坚决从严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印发《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党支部2021年工作计划》,全年共开展“三会一课”25次,主题党日活动17次。严肃组织生活会纪律,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找问题,扎实开展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主体作用

  (二)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到“五个持之以恒”

  一是持之以恒强化执政本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守底线、防高频”为指导思想,以“实、细、严”为工作目标,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大力探索一系列“微改革、微创新”,持续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是持之以恒发展基层党建链。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党建共同体机制,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党支部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湾实验室等四个组织结对共建,并将持续吸收更多单位加入党建共同体,通过党组织互联互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党建引领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是持之以恒深化廉政警示教育制定《光明区应急管理局内部控制管理规范》等18项制度,开展“党建引领,廉政护航”廉政教育专题宣讲会,在中秋、国庆等关键节点发送廉政提醒短信,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高度重视廉政党课培训、廉政谈话提醒等党建工作,全年累计举办廉政培训3次,开展廉政谈话117人次,夯实了党员干部廉政根基。持之以恒深化廉政风险点集中排查“灭租”行动。在以个人、内设机构排查的基础上,结合职责职能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全年摸排梳理形成本单位的廉政风险点22个,共制定相应防控措施32条,印发各类制度21项,力求排查工作做到问题明晰、防控到位。五是持之以恒推动整改情况落实。高度重视巡察反馈的意见,组织召开专题整改会议,制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落实统计表,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对巡察反馈存在的3方面16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0项,做到短期见效,长期坚持。

  (三)在党建引领业务体系方面,坚持应急系统党建赋能模式,做到“八个系统推进”

  1.系统推进城市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站在城市公共安全生命线的视角推进安全工作,围绕全区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风险,建立健全“感知、汇聚、研判、预警、决策、处置、反馈”的全灾种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阶段的源头防控,跟进事后追责与改进举措,逐步构建事前监测与预警,事中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的“全周期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安全治理能力,安全形势稳中有进

  2.系统推进公共安全管理新机制建设。以“高、快、统”的要求率先建立一套超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新机制,发挥区应急委统筹抓总作用,围绕区委“1+2+3+2”总体部署,完善区安委会“1+6+N+6+1”、区减灾委“1+3+1”等运行机制,持续开展“1+6+N”风险评估,进一步推进地面塌陷全探测,森林防火全监测,安全风险与地质灾害全普查等22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

  3.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精细化管理。制定出台《光明区工贸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共完成分类企业10561家,其中A类企业9452家,B类企业1109家。提出“守底线、防高频”工作思路,针对危化品、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七大易发生群死群伤的生产安全领域触电、机械伤害、高坠三大高频事故领域,分别制定7类专项检查标准厘清73项检查要点推动安全生产监管精细化管理7个高危领域企业实现连续三年亡人。“7+3”系列检查标准被全市推广,受到省厅高度肯定。

  4.系统推进应急响应全链条构建。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研判会商、监测预警联动、快速应急反应、“四个一”应急处置共四个响应机制,积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演练,依托1个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37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完成292场综合应急演练,提升专业应急救援能力。建成“1+38”应急指挥部,建立三级应急仓库95个并联网,实现全区应急资源“一图显示”、指挥命令“一键下达”。

  5.系统推进防灾减灾体系持续完善。建立健全分工协同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成立了区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和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制定《光明区三防指挥部工作规则》《光明区三防成员单位联合值守制度》等工作规范健全组织领导理顺了指挥架构,推进自然灾害防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140套预警喇叭,购置一批森林消防物资设备创建56个室内避难场所和32个室外避难场所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全域覆盖,夯实综合防灾减灾建设基础。

  6.系统推进执法巡查工作提质增效。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三员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言行。为企业提供“菜单式”安全服务,建立首个区级“15+6”联合执法(巡查)平台,全年累计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2743家次,减少到访企业检查次数2779次,荣获“营商环境提案办理先进单位”。首推安全生产远程视频执法试点工作,解决专职安全员执法证件回收后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7.系统推进光明应急信息化体系建设。围绕“四个核心、五个领域、四大工程”,我局持续构建光明应急信息化体系。通过推进智慧安监(一期)企业前端和网络传输部分项目建设,实现对全区100家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测及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追溯。全年共完成重点企业视频共享网关上线100家,视频数据接入90家,物联共享网关上线100家,AI分析仪上线46家。建成统一指挥、分级响应、上下联动的可视化应急指挥体系。

  8.系统推进安全宣教多维模式创新。我局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创新性打造集“多、全、新、智、专”特点于一体的3.0版本智能化安全教育基地,构建“第三代”基地运营机制,全面提升安全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建立“4+N”审核机制,对基地所有的展项及教学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科学设置“6+9+N”安全知识体系,精心打造高科技展项,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效果,持续打造安全教育基地“光明样板”。

  二、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度我局将围绕党建引领业务,重点推进六抓”建设,为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织密建强“党建+”组织体系,持续打造应急系统党建共同体

  在持续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业务治理改革,“党建+”为总抓手,不断扩大安全生产党建朋友圈,统筹推进“党建+人才”“党建+企业“党建+机构领域共建更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开发安全生产党建创新项目,进一步探索创新基层党建与应急管理业务工作结合新模式,切实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二)不断推进“六个抓”建设,全力构建光明区安全生产新格局

  一是抓机制,持续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新格局。发挥区应急委统筹抓总作用,完善区安委会“1+6+N+6+1”、区减灾委“1+3+1”等运行机制,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二是抓硬件,持续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本质水平。持续加大城市公共安全投入,重点加强城市道路、桥梁、油气长输管道、电力管网、水库、坝体等设施建设,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抓项目,持续创新城市安全智慧运营新方式加强风险监测感知“一张网”建设建立全区应急管理预警中心加快提供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一网服务全域”功能四是抓队伍,持续建强城市公共安全各级力量。统一执法巡查标准,梳理辖区基础网格、安监、消防、环保等网格队伍力量,全面摸排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力量。五是抓主体责任落实,持续构建城市公共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规模以上企业、高危企业、百人以下非高危中小企业、人员密集企业四类企业为试点,重点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高危企业落实专项检查标准、中小企业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人员密集企业强化消防安全及应急处置能力。六是抓评估,持续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持续推进风险评估动态更新、管控督促企业将风险管控措施与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并纳入政府日常监督检查范围,加强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控

  特此报告。

分享到:
footer
Baidu
map
Baidu
map